《菩萨戒讲义》第02讲 界诠法师 宣讲 2011(字幕版)共12讲


菩萨戒又称大乘戒、佛性戒、方等戒、千佛大戒,有些地方是这么称的。

它主要是体现在心广志大,悲悯众生的菩提心上,行护律仪、摄取诸善法门。就是摄律仪戒、摄善法,以此二者再利益有情,就是饶益有情。依这三聚净戒为总体、为核心,然后再受持戒相,以至菩萨道的庄严。

在唐代的法藏大师,戒本疏里面就有这句话,受戒相目的是在增长菩萨三聚戒故。菩萨戒面是很广的,一切有情皆可以受菩萨戒,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够成受。



菩萨戒不是说人人都能够受。因为什么?你是不是菩萨种性要衡量一下。你发菩提心了没有?发菩提愿了没有?有没有菩萨的胜行?都有了,然后再受。

有些居士特别凑热闹,哪个地方有受菩萨戒就去,他说受了,尽未来际有保障了。受了你要行菩萨道,因为行菩萨道才受菩萨戒,庄严菩萨道是如是而已,而不是说你受的热闹而已。

我们学佛的人要严格要求自己,高标准要求自己是对的,要向佛菩萨学习。不可以说众人如是,我亦如是。

我们要向佛菩萨看齐,向祖师大德他们看齐。你的标准是什么?你学佛标准只是过日子那是不行的。堪不堪受菩萨戒,先要看有没有发心、发愿,以及胜行。

菩提心文里面这么讲的,“愿立则众生可度,心发则佛道堪成。苟不发广大心,立坚固愿,则纵经尘劫,依然还在轮回”。所以发心很重要。




这个心怎么才能够发的起来呢?要数数发、时常发,勉励鞭策自己。就像念佛、打坐一样,时常在煅炼自己的念头。

我们为什么要念佛?一个佛号一直在重复,就是煅炼我们的念头。我们的杂念很多,所以要有一念头把它统一起来。打坐也是一样,思惟修,专注一境,把念头摄住,数数的,它就是净念现前,杂念就降伏了。

发菩萨愿也是这样。度众生是很难的,时常勉励自己,我要成佛应该这样做才可以,不要嫌烦。


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链接“太姥山平兴寺”网站

长按识别“二维码”关注后分享朋友圈


平兴寺网址:www.pxs.cn

界诠法师博客: jie.pxs.cn

太姥山平兴寺微信公众平台:pingxingsi


温馨提示:

1、微信-添加朋友-公众号-搜索-“太姥山平兴寺”或者“pingxingsi”进入-关注。

2、点击右下角“清涼影音”查看历史消息,退出时点下右上角...分享到朋友圈。(如沒有“清凉影音”菜单,请取消关注,然后再加关注即可)

3、每篇文章下面可以写留言,可以发表好的建议。阿弥陀佛!


阅读原文